一、鍋爐加藥的方法
鍋爐加藥的方法主要包括注水器加藥、水箱加藥和壓力式加藥三種方式。
注水器加藥
注水器加藥是一種在向鍋爐注水的同時,將藥劑注入鍋爐的方法。這種方式操作簡便,適用于小型鍋爐或者需要間斷加藥的情況。在加藥過程中,需要注意控制加藥量與注水量的比例,以確保藥劑能夠均勻地分布在鍋爐內。
水箱加藥
水箱加藥是將藥液投放在給水中的裝置,通過存水箱將藥劑均勻地加入鍋爐。這種方式適用于需要連續加藥的大型鍋爐。在加藥過程中,需要定期檢查存水箱內的藥液濃度,以確保加藥量的準確性。
壓力式加藥
壓力式加藥裝置是一種連續加藥的方式,通過利用管道系統造成的壓差,將藥液和給水按照一定比例連續加入鍋爐。這種方式適用于對加藥量要求精確且需要連續加藥的情況。在加藥過程中,需要注意調整加藥裝置的壓力和流量,以確保藥液能夠均勻地加入鍋爐。
二、鍋爐加藥的注意事項
先除垢后防垢
在采用鍋內加藥處理前,應先將鍋爐內的老垢清除干凈。老垢的存在會影響藥劑的效果,甚至可能導致水循環通路與排污管路堵塞。因此,在加藥前應對鍋爐進行徹底的清洗和除垢。
運行控制與管理
在加藥處理過程中,應經常注意水源水質的變化情況,如硬度、堿度和氯根等指標。同時,要控制鍋水水質在標準的范圍內,并定期檢查鍋爐的防垢效果以及觀察排污水質的清濁情況。如發現水質異常或防垢效果不佳,應及時調整加藥量和排污方式。
鍋爐排污
鍋內加藥處理必須注意排污操作。排污的目的是排除鍋內的沉積物和水渣,以維持鍋水水質在標準范圍內。排污不當可能導致鍋內沉積物過多,影響鍋爐水循環或在受熱面上生成二次水垢。因此,在加藥處理過程中,應定期進行排污操作,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排污量和頻率。
定期停爐檢查
為了了解鍋內加藥處理的效果,一般鍋爐運行4~6個月時,應停爐檢查防垢效果。在停爐檢查過程中,應清除鍋內的水渣和沉積物,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加藥量和排污方式。此外,還應檢查鍋爐的受熱面是否存在結垢現象,如有必要可進行清洗和除垢操作。
藥劑選擇與儲存
在選擇藥劑時,應根據鍋爐的材質、水質和結垢情況等因素進行選擇。同時,要注意藥劑的儲存方式和有效期限,避免藥劑受潮、過期或失效。在儲存藥劑時,應選擇陰涼、干燥的地方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影響。
操作人員培訓
進行鍋爐加藥操作的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。因此,在使用加藥裝置前,應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,使其熟悉加藥裝置的結構、原理和操作方法。同時,還應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考核和評估,確保其能夠熟練掌握加藥技能。
安全防護措施
在加藥過程中,應注意安全防護措施。如佩戴防護手套、口罩和眼鏡等防護用品,避免接觸藥劑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刺激。同時,要保持加藥現場的整潔和通風良好,避免藥劑揮發和泄漏對環境造成污染。
總之,鍋爐加藥處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,需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。通過合理的加藥方法和注意事項的落實,可以有效地防止鍋爐結垢和腐蝕問題的發生,提高鍋爐的安全性和經濟性。
已點贊:36
版權所有?淄博海容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
魯ICP備15015783號-1 魯公網安備 37030502000090號